選單

環境部新聞專區

國家環境研究院與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,共創環境研究新紀元

:::
環境檢測
112-12-20 [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]

為建構國家環境保護智庫,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(下稱國環院)結合尖端學研單位,以快速提昇研究量能,於112年12月20日與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(下稱中研院環變中心)簽署合作備忘錄,未來將有效運用雙方科學研究資源,進行科技研發及推廣合作事項,除進行空氣污染物PM2.5來源解析及開發溫室氣體通量檢測技術外,合作範圍將擴大至氣候變遷、淨零排放、資源循環、環境治理及污染預防等議題。

「我們找到了科學研究上最好的合作伙伴。」國環院代理院長張順欽表示,環境部於今年8月22日升格並成立國家環境研究院時,將「成為環境部的智庫」視為國環院最重要的任務,並為此持續擴充研究量能,以作為治理政策的依據。國環院除保持檢測技術,更在轉型過程中尋求人力、技術的提升,已有研究成果的機構與大專院校皆為國環院邀請結盟的對象,尤其中研院便是最好的。

張順欽回顧,民國84年中研院跨國收集中國沙塵暴資料所帶來的協助,推動後續環保署與中研院在PM2.5、臭氧等研究的持續合作,未來包括環境治理、污染防制、氣候變遷等議題都將是雙方開創合作的重點。

「今天的簽約儀式表示過去雙方的合作很愉快,未來的合作成果會更豐富。」中研院環變中心主任陳于高指出,過去氣候變遷跟環境是兩個不同學問,回首1970年代,世界各國開始處理環境議題,但皆著眼於自己國內的環境,但2000年以後,人們已意識到環境是全球議題,環境即是人類周遭所有系統的互動,並且是動態受各種變異交互影響。

陳于高指出,國環院的任務不只對國內環境治理提出指引,更還需全球互動鏈結。例如這次COP28揭露全球增溫已達1.4℃而非過去預估的1.1℃,全球科學家將更努力找出還沒有掌握的細節,而研究成果就將成為治理政策的指引。

而中研院所追求的頂尖,不只要全球看到中研院,更要讓所研究的成果讓全國可以享用,陳于高盼雙方的合作能提升國家的科技面,更改善生活面。

國環院表示,中研院環變中心於93年成立後,開啟臺灣首次大規模大氣氣膠調查,產出我國第一幅細懸浮微粒(PM2.5)分布地圖。環境部(即前環保署)於100年起即與中研院環變中心合作,就國內PM2.5中重要污染物進行長期時空分布變化研究,對臺灣空氣品質提供PM2.5改善策略。國環院(即前環境檢驗所)除公告空氣中及排放管道的PM2.5標準檢測方法外,自112年起與中研院合作精進PM2.5來源解析技術,進而提升PM2.5研究量能。張順欽解說,此計畫將更細緻的分析PM2.5的成分與成因,找出可能的污染源,並作為第三期空污防制作為的依據,以為國人帶來更好的空氣品質。

國環院說明,目前正與中研院環變中心合作,開發溫室氣體通量檢測技術,參採歐洲碳通量整合觀測系統(ICOS)的監測儀器和資料管理規範,建立開放式農地碳匯驗證評估測試方法,未來更可擴展至森林、掩埋場或都會區等各類場域。張順欽解說,農地除有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,亦有植物生長排放甲烷、使用肥料產生氮化物等效應,因此需要檢測與評估與尋求最佳減碳效益。

國環院表示,雙方也將針對氣候變遷所需要的調適及韌性進行研究交流,借重中研院的科學與技術專長共同合作,由國環院橋接科學研究成果到國家政策,共創雙贏的合作模式。

回到上一頁

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