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單

環境部新聞專區

環署水庫水質密密測 微囊藻華不放過

:::
環境檢測
101-02-07 [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檢所 ]

環保署利用水質儀監測水庫水質變化,讓微囊藻無所遁形。因水質儀每隔15分鐘擷取6項與藻類相關的水質資料,比傳統採樣分析(每季1次)的檢測頻率提高近萬倍,讓水庫管理人員可隨時掌控水庫水質,第一時間因應微囊藻華之衝擊。

隨著氣候變遷等因素,國際間頻傳微囊藻華事件,讓科學家頭痛的是平常與其他藻類和平共處的微囊藻,究竟何時會突然大量生長是完全無法掌握,目前的監控方式多以採樣檢測或派人定時巡視來因應,但是當用肉眼發現藻華時,往往藻量已不可收拾。使用比眼睛更靈敏的儀器來密集監測,24小時不打烊,可以完整地呈現藻類的滋長情形。環境檢驗所在研析超過百萬筆水質資料後,建立了一個如下簡易微囊藻華紅黃藍燈號,作為不同階段應變處理之準據。

環檢所表示,警戒黃燈號之所以比世界衛生組織所採用休憩用水標準(10 ppb)更嚴格,是因為希望在微囊藻萌發的最初期,即能採取管制措施,以收事半功倍之效。當警戒的黃燈號出現時,即時至水庫現場採集並分析微囊藻之種類及數量,必要時對水庫進水方式進行管制。當出現紅燈號時,則表示該水質營養鹽已升高,藻類數量已滋生,這時自來水淨水場取水口需避開微囊藻聚集的表水層。這項作業可以有效在微囊藻異常滋生初期就及時發現,讓水庫管理單位有充裕時間應變,避免微囊藻事件之衝擊到最小。

藻類異常滋生是個跟時間賽跑的競爭,必須搶時間以遏止其禍害於無形。高密集的監測數據,讓毒藻無所遁形,也讓管理者能在毒藻生長初期及早發現及因應。雲端技術讓管理人員能運籌帷幄千里之外,縮短時間與空間的隔閡,隨時隨地在第一線為民眾健康把關。

新聞小辭典:

1.微囊藻:藍綠藻的一種,因體內含有危害肝臟毒素而受重視。

2.世界衛生組織休憩用水管理模式:分三階段管理指引,第1級警戒標準為葉綠素a大於10 ppb,且以藍綠藻為優勢藻種,此時對健康有點影響,但不是藻毒素的危害而是藻類刺激所造成的過敏等影響。第2級警戒標準為葉綠素a大於50 ppb,對健康可有中等程度的影響。第3級警戒標準是水體表面產生藍綠藻浮渣,已不適合淋浴或任何與身體接觸的水上活動。

3.葉綠素:是所有藻類的主要光合色素,呈綠色,它能幫助藻類吸收陽光轉化為其所需養分,當水體中葉綠素偏高時,表示水中藻類過量繁殖,間接也反應了水體優養化程度。傳統分析需要以溶劑萃取再經儀器定量,連續螢光法偵測法則提供一特定波長的光,通過葉綠素後產生特定波長螢光,以即時監控量測,藉以推估藻體總量。

回到上一頁

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

TOP